• 作者:魏来安
  • 积分:182
  • 等级: 一级〔下士〕
  • 2016/4/28 15:35:05
  • 楼主(阅:21097/回:3)中华散文名家魏来安

    中华散文名家魏来安

        魏来安,男,安徽定远人。现任安徽省来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,中华散文网创作员、中国诗词协会会员、安徽省作协会员、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、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、安徽省书协会员。其散文、诗歌在国家级、省级、报刊、杂志发表。其书法作品多次参赛获奖,所著散文集《十月的秋》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,由北京大学图书馆、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。

    秋的感觉

    秋天的田野,感觉没有了万物生机勃勃的美景,也少了些姹紫嫣红的繁华和热闹,尤其在深秋,更多的是凋零颓败的景象。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,凋零了叶子收获了果实,凋零了花朵收获了种子。生命周而复始, 永不止息。

    我踩着干枯的落叶,走在悠长的田间小路上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我想能这样永远地走下去该多好啊?没有红尘的喧嚷,没有世俗的烦扰------

    在田野上,偶然能看到路边有一些野果,我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摘吃。此刻仿佛又回到儿时的模样。只是此时,再也没有人与我争抢,再也听不到那如雀的欢呼声。那香甜诱人的野果还在,那依旧不变的山坡还在,但转眼间,故人不知去何处?我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一丝踪迹。

    过去在大人们的叹息中,常听到:过的多快,多快呀。但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,总是嫌时间太慢,太慢。当时的我,总是盼自己快长大。不料,一个措手不及,怎么一下子就真的长大了。一下子呀!匆匆太匆匆了。我常自问:“燕子去了,有再来的时候;杨柳枯了,有再青的时候;桃花谢了,有再开的时候。但是,谁能告诉我,过去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?生命其实真的的很快,快的让我们来不及珍惜。何况青,何况那美好的时光。太美好的东西总是太短。

    我们相互分别时总是说:后会有期。但时光却后会无期,流逝的时光是再也回不去了。青春没有复制。生命不能重走。很庆幸,中年的我依然有一颗雀跃的心,依然能有闲情逸致地走在天高风清的秋日午后的田野。此时的我像如一朵自由飘舞的云。

    望不到边的金色稻子,像铺了一张没有边际的厚厚的黄地毯。偶有风吹过,掀起层层波浪,又像塔克拉玛干沙漠。那成熟饱满的稻穗个个谦虚的低垂着头,它们好像在各怀心事,大概是在孕育着另一场春

    我一直喜欢那田间随处可见又绽放的淡紫色小花。它们像淳朴的乡下姑娘,清新自然,淡淡的美,淡淡的香。虽然秋已深,但它们依然安静的绽放。它们想为暗淡的秋增添一抹“春光”。 我忍不住采了一朵,把它别在胸前,又似回到了那年少的年代。

    在秋天的原野,也有不少盛放的,不知名的小花。它们中有耀眼的红,有明媚的黄。但我不喜欢他们,仿佛他们就像城里的浓妆艳抹的女子,张扬浮躁,又暗藏心机。他们舞动着妖娆的身姿向“秋”争宠。“秋”可不是帝王君主,集万重恩于一身。秋,它宠着万物,爱着万物。

    秋天,到处是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果实,红彤彤黄澄澄的果实在枝头和秋风嬉戏,在阳光中舞动。秋,是它们的季节,也是我们的季节。不知人生的秋季,是否也是收获的季节?经历了春的萌动的旺盛,积累,沉淀。岁月剥去了层层青涩的外衣,终于长成了一枚饱满红透的果实。悬挂于枝头,不炫耀,不张扬,静待时光缓缓流淌。

    秋,像什么?端庄稳重的少妇?一场豪华的盛宴?不,不,什么都不是。秋就是秋。有自己的个性,自己的气场。不艳羡春的隆重,不复制的冷酷。要做就做自己。如那台上舞者:莲步如水走一个妖娆妩媚,红袖添香舞一个自我陶醉。管你是谁,看与不看,喜不喜欢,欣不欣赏,鼓不鼓掌,我,视而不见。

    只因,我是秋。

    环滁皆美话苟滩

    苟滩地处长山的一隅。在来安县城东北,有山曰:五湖山,又名曰:白禅山。广裹二十里,俗称二十里长山,苟滩就在它的腹地之中。在《方舆纪要》中记:“山有涧道,控扼南北,至为险要”。又曰:山上有双鹤庙,石砌而成,拾级而上,五湖美景尽收眼底。在白禅山麓有一古老的村落——苟滩村。据载,村前曾有五湖,湖水清沏,似有明镜嵌在白禅山上,湖在山上,山映湖中,烟雾缭绕,景物秀丽。明人尹梦壁《五湖环秀》诗云:“绿杨芳草带平湖,绕岸青山总画图;秀色每于晴后见,岚光乍入雨中无。”诗句优美,环境之秀尽在意中。

    解放后,党和人民政府号召全民植树造林,林区面积4.5万亩,活立方蓄积量约十万立方米。五湖山上树木峥嵘,绿草如茵,更是锦上添花。车行山脊,客旅坐赏山色,谁不神怡?这就是现在的长山美景,苟滩的仙境。  

    在当今闻名遐迩的皖东二十里长山中,唯有一现代化村庄,它就是素有绿色林海之称的苟滩村。312省道穿村而过,四周与国有长山林场紧密相连,村庄置于3万余亩绿色林海之中,人称“绿色天堂,天然氧吧”之美誉。美好乡村建设以来,他们围绕“设施配套、村容整洁、生态优良、特色鲜明”四个方面,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示范型的美好新家园。设计者们依据自然风貌和人文禀赋,做到“量体裁衣”,合身定做村庄建设规划。利用万亩林海自然资源、打造生态村庄等绿色底蕴元素,并做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、产业规划、绿化规划相衔接,对村庄特色、区域布局、功能设置、美化靓化等进行微设计,最终将苟滩村建设规划定位为“一心一轴五区”的布局结构。他们本着重民生,保生态的要求,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。为了记得住乡愁,留得住记忆。他们新建了村史、村情展览馆。充分展示村民筚路蓝缕,以牛为耕、以犁为具,开启山林的创业情怀。详细介绍全村的地质地貌、动植物资源、风能利用等情况。普及知识,留住记忆,激励后人。

    如今的苟滩村人,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。他们说,这里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、水、森林和草场,也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。我们要尊重自然,顺应自然,敬畏自然。要把生态作为长期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,视为村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。他们坚持源头严防,过程严管,后果严惩,让家乡的山天更蓝,地更绿,山更秀,水更净,让新农村的后代更有福。

    保护生态,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。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,又是辩证的统一。在鱼翅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,我们必须懂得成本,学会放弃,做到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因此,苟滩人拒绝了外来人的“钱财”。

    环滁皆美,美在生态好。从小事做起,从现在做起,创建好生态,没有局外人,人人从我做起,共建美好乡村。如今的苟滩,远远看去,草木繁茂、林壑优美。走进长山顺着山路向西行五六里,就是靓丽的苟滩。

    环滁皆美,尚有苟滩。现代化生活的今天,生活的质量就是提升百姓幸福的指数。可以说,国之本在于民生,民生连着民心,民心凝聚民力,民生也连着内需、连着发展、连着公平,事关社会发展。因此,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工程,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怀。“城市山水最羡滁,山宜樵木水宜鱼。残碑短石犹存古,赢得天闲此附居。”这是诗人赞美滁城的情怀,不妨也用它赞美一下我们的苟滩。环滁皆美是我们努力的方向,也是我们百姓在一个经济繁荣、山水相连、生态优美的环境里,享受最美好生活的前景。让我们唱一曲环滁皆美的歌,吟一首环滁皆美的诗,也说一说我们美丽的苟滩。

    椒陵秋韵

      
        乙未深秋,滁州市文联、滁州日报社,全椒县文联、滁州市作家协会、《醉翁亭文学》编辑部、滁州日报社副刊部、全椒县作家协会承办的滁州文艺界百名文艺家“再出发”下基层之“儒乡秋韵”文学采风活动在全椒举行。在启动仪式上,市文联主席、党组书记路传新宣布滁州市2015-2016年百名文艺家“再出发”下基层采风创作活动正式启动,并向文艺家代表授旗。在采风大旗的引导下,百名作家向古邑椒陵出发。
        全椒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。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(又名覆釜山,在今城内)建立古椒国。后为全氏居住,故名全椒县。驰名中外的《儒林外史》小说就产生于此,作者吴敬梓的故乡。由于文著天下,被人们称之为“儒乡”。 “儒乡秋韵”文学采风更是别有情调。
        一踏进“儒乡”,就被眼前的晚秋之美景所吸引,我不由地想起唐朝诗人韩翃 的诗句:“蝉声驿路秋山里,草色河桥落照中。”我踩着唐诗的意境,来到这个文风盛行之乡——儒乡,顿时整个身心都溶进这文墨之中。可能是心情激动的原因,一天的参观活动我并不感到劳累。夜宿豪华的“君泽君”大酒店,我没有一点睡意。我躺在床上,静听着窗外瑟瑟的秋风,时而伴和着一两声夜鸟的啼鸣,心中想起“鸡鸣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”的诗句,思绪纷纭,一夜难眠。
        清晨起来,简单地洗漱后,我泡了一杯自采的野菊茶,一股清香扑鼻而来,我轻轻地喝一口,立刻感到神清气爽。我拿着茶杯走出宾馆,信步走进深秋的“南屏”。清晨的南屏秋高气爽,我举目四望,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。一树树的枫叶高举着燃烧的火炬,一棵棵的乌桕树招展着鲜艳的旗帜。露珠在草丛间闪烁出灿烂的珠光。小鸟欢叫着,从这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,炫耀着这里的充分自由。尚未收割的晚稻铺展在原野,像一块块金黄的地毯。我在一块被雨水冲洗干净的山石上坐下,欣赏着这古邑椒陵特有的秋韵。
        几声悠扬的鸡鸣和一阵铿锵的犬吠,将我从遐想的幻境中唤回到现实的人间。一回头,猛然发现我的文友,著名散文家诗人薛暮冬老师在我身旁。他祥和地微笑着,从他的神情中可以看出,他在琢磨着,如何用美丽的诗句来表达这古椒南屏的秋韵。我和薛老师漫步在枫叶和乌桕叶铺就的像海绵一样柔软的山路上,心情就像当年走过红地毯时一样的激动。是的, 在信步游走间,凉爽的秋风嬉戏在我身边,时而独自玩耍着从我肩旁轻轻拂过;时而蓦然回头,带来一阵醉人的花香,与我结伴而行;时而又闪到一旁,从路边枝杈交错的秋树上抖落一小片镀上了金边的叶子,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我的肩上。走着走着,忽然被一股夹杂着花木幽香的气味引到了“笔锋园”,这里曾是先辈们聚会的天地,他们励志堆土为峰。
        早饭后,采风的目的地是神山寺。神山寺在全椒县城西15公里的国家森林公园内,它占地约6.7万平方米,始建于唐大历年间(766-779)。一踏入山门,使我又一次贴心地感受到秋的意境。神山寺,因九峰围视,取九龙探珠之意,在此建寺。寺旁有神仙洞,传闻有一道士居于洞中,以白石为餐。诗人韦应物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,“今朝郡斋冷,忽念山中客。涧底束荆薪,归来煮白石。欲持一瓢酒,远慰风雨夕。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?”因而神山寺名闻久远。
        游罢神山我等一行来到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农村——八波村。该村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襄河镇,距离全椒县城约8公里,东西短、南北长,形如长方形,北面与石沛镇相接,西、南两边与六镇镇相邻,由黄粟树水库流往襄河的河道为分界线,东部自北向南分别与本镇教场村、邱塘村相接,一条长约7.7公里的笔直的西大路(水泥路)自北向南横贯全村中部,与相邻的两镇道路相连接,与西大路相垂直的南大路和北大路向东延伸,与县城道路相接,并且南大路继续向西延伸,村内砂石路面纵横交错,交通便利。
        在观赏的陶醉中,走过一个篮球场,场上几名健壮的青年正在举行篮球比赛,轻盈晃动的身影在我眼中忽闪忽现。篮球在地上撞击出强有力的节奏,震撼人心。然后映入眼帘的是开得灿烂的三角枫,想必是受了青年们那阳刚的生命力的感染,那枫叶显得十分明艳,更格外迷人。
        在流连忘返之际,采风大旗把我们领到碧云湖,碧云湖(原名黄粟树水库)。建于1959年,是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。这里风景秀丽,整个湖面坐落群山环抱之中,碧水蓝天,一年四季鸟语花香。常年气温比县城低3-5度。两岸群峰争秀;混交的阔叶林和常生的针叶树郁郁葱葱,湖水清澈碧波荡漾。我们乘坐画舫,穿过湖心,湖面豁然开朗,碧波万顷,浩渺茫茫。真是船在水中走,人在画中游,水天一色,令游人心旷神怡。顿时,我感到秋的美景,看见天空湛蓝深远,白云如柳絮般轻盈浮过。走在湖的堤岸,眼前飘飞的片片落叶如金,脚踩其上,发出“沙沙”的轻响。似火的红叶,映红了整个天空。宛如神仙的红唇吻遍群山,又如一条条素雅的绸带,点缀在群山峻岭,染红了林间处处,为金秋更增添了几分秀美。 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此时此刻,我竟与陶渊明一样,融入大自然,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。
        离开碧云湖,我们驱车全柴集团、天安新材料等重点企业,深入车间和工人交谈,参观了先进的生产线,听取了企业发展的介绍;在辉隆现代农业产业园、荣鸿现代农业园,感受到了全椒现代农业发展的远大前景;在黄栗树新村、河东新村,我们领略了全椒美好乡村整齐干净的村貌、和谐文明的村风和悠闲富足的村民生活。
        吴敬梓纪念馆是我们最后一站,在吴敬梓故居和太平文化广场,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全椒历史文化的广博和厚重。大家纷纷留下时光的婧影。
        此次采风活动是在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,为积极响应安徽省文联“关于安徽文艺界千名文艺家再出发下基层活动”的倡议而举办的。目的是促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走与时代相结合的文艺道路,活动主要包括文艺家下基层采风、文艺志愿惠民服务等内容。在全椒的采风活动中,作家们感触颇深,纷纷表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扎根基层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为人民而创作。据了解,在今后一段时间里,市文联还将陆续组织文艺家深入农村、城郊和企业,立足采、创、种、送,进行创作积累,发展滁州文艺,不断开创滁州文艺工作新局面。

    联系方式

    姓名:魏来安

    地址:安徽省来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

    邮编:239200

    手机:13955002128

    来安县原创文学网
  • 作者:徐进
  • 积分:513
  • 等级: 五级〔中尉〕
  • 2016/9/14 1:36:17
  • 赞!赞!赞!赞!赞!
    来安县原创文学网
    回复1楼 TOP
  • 作者:颓废人生
  • 积分:115
  • 等级: 一级〔下士〕
  • 2016/11/8 12:58:41
  • 申明:本站所有文章来自客户端自媒体,不代表来安县信息港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
    回复2楼 TOP
  • 作者:百无聊赖
  • 积分:108
  • 等级: 一级〔下士〕
  • 2016/11/12 20:14:22
  • 老魏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
    回复3楼 TOP


     3/ 1 1
    游客请先 登录 注册 方可回复。